晒黑了胳膊与腿脚,窗外阴云满天,偶然晃神,还以为窗外纷纷的是漓江烟雨。卷一支烟,开一罐啤酒,伴着一张悠远的《海角一乐园》,神游回一千七百公里之外,遇龙河河畔漓水之滨。
— Day1 —
哈喽桂林,飞机起降都算准时,显然是淡季,端午小长假也行将过半,两江机场大厅空落落,偶尔遇到两三个人。
作为前广西省府,全国最知明的三线城市,两江机场却如同乡小妹般娇小质朴。
11:50盘算怎么到桂林汽车总站,而后倒车直奔阳朔。偶然发现航站楼前的机场巴士牌上,分明的写着3号线桂林至阳朔,看来是新增设的,来之前在各旅游网上都未见此一说。简单盘算了下从机场到桂林汽车总站29公里的打车费,加上22元公交费之后,似乎和机场直达阳朔的巴士相差无多,遂收拾起那点急切的心境,点些吃的,伺候下肚肠,静心候之。
也许是为略表地主之谊,透着蓝色的云朵之间,阳光洒落,行前种种惴惴瞬间释然,多日来一直被天气预报纠结着,担心此行七日会否全被关在了屋子之中。
14点机场巴士准时开车,目标阳朔县城。沿路峰波叠翠,一座座小山忽儿的拔地而起,各形一格而又彼此绵延,活脱而又自我节制,自是读得懂小子心事,专门来讨好一般,只是一个照面儿,便爱上了。不禁寻思上些年纪时,便在择此安身吧?
进入阳朔县城,迎面遇到很多正要离去的大巴车,本就狭窄的公路塞的满满,磨磨蹭蹭终于到了终点,背包下车,开地图定位客栈,1.7公里的路不算远,便决定一路步行,同时也熟悉下这个小城镇。29度的午后16点,行至西街便汗水倾盆,雍圣府国际青年旅社,在整个县城的东北角,藏身甚幽,临近门口都不易察觉,房间算整洁,美的是窗外一湾漓水绕画中!小歇一会,盘算下晚上那里听曲儿,那里吃饭。
— Day2 —
临时调整下行程计划,决定先游漓江。清早七点起床,八点出门,作为一个纯粹的旅游城镇,整个阳朔的节奏都悠哉悠哉,午夜一两点的喧嚣,清晨七八点的宁静。
在这个假期终点又非旺季的清晨,出门时街上行人寥寥,路过一家刚开业的铺面,买了顶草帽一把蒲扇,直奔阳朔汽车站,路遇早起的摩托车司机,一翻讨价还价,终于十元达成共识。
漓江漂流在阳朔县境内段是从兴坪至杨堤段,沿途会经过黄布倒影(也就是20元背面的画面)、九马画山、八仙过江、乌龟爬山、全家洲、神笔峰、童子拜观音、鲤鱼挂壁等别致景象,当然这都是游览图上讲的,至于能否看的到,一是靠自己行前作功课,二是遇到一位热心的船工,最重要的是自己智慧而富有想象力的大脑,所谓三分看七分想便是如此吧。小子似乎以上全部缺失,只游得一番兴致,想想如此也是足矣。
兴坪至杨堤一路逆流,天公算不得做美,雨收云却未散,只拍得几副画面便收了相机,游玩也许专心看过才是美事。曲曲弯弯的两岸丹青,刚才还一遮面娇羞,船儿转了个弯,便直扑入你怀中,当真是画在两岸走,人在画中游。
— Day3 —
一声声鸡鸣,把熟睡的人儿叫醒。我就自己是吉祥物,到桂林后,天气预报便没在准过,雨终都未来,只是阴沉着天气。昨天刚游罢漓江,今天便决定漂流遇龙河。
遇龙河发源于临桂县白粘岭,它流经阳朔县的金宝乡、葡萄镇、白沙镇、新阳朔镇和高田乡,最后与金宝河相交汇于青厄渡,并一同流入下游的田家河。遇龙河古时称为安乐水,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龙桥,改为今名。至于遇龙桥实建于明永乐十年,名称的由来嘛,传说又来则是一位赶考书生与龙宫公主偶遇,相惜相怜,公主邀八仙斩妖怪,平水患定河安,终与书生成就爱情佳话的故事。
此次没有乘公交,而是租了一俩自行车(25元/天),采用半骑行半漂流的方式。从阳朔县城骑行到金龙桥,过桥后南下,路经遇龙桥、夏棠码头再过桥转回河东岸,再继续南下到朝阳码头上竹筏,顺流而下。沿途经过,水车山庄、青蛙跃江、五指峰、骆驼过江、鸳鸯戏水、月亮山、巨鼠飞天等景致。
幸运的是,遇到一位撑筏四十多年的68岁老船哥,热情爱说笑,一脸自豪的和我讲起92年时任总理李鹏如何坐他的竹筏,如何与他合照,自己如何连续24届阳朔山歌赛夺魁。讲到兴致亮开嗓子,河面荡起山歌来,少不了也要调侃一下我这单身旅行的人儿。没有马达的吵闹,竹筏顺流而下,一米深左右的遇龙河清澈见底,偶尔能见到一条好奇调皮的鱼儿,时不时一技凤尾竹梢掠过头顶,两岸青山静静守候在岸边,远远迎你来,又遥遥的送你走。岸边建起的三层小楼,每天花香鸟语为伴的人们,也许不会懂竹筏上异乡客的羡慕。
工农桥是遇龙河下游漂流的终点,下得竹筏自行车早已被运到岸边,骑上车一路向西两公里,便是月亮山了,大概香山般高,七百多级台阶,一路竹云遮蔽,完全不见了月亮在那里,登了大半,膝盖有点吃力,保险起见,便下得山来,远远拍了张照片,算是留念了。
想起竹筏上想要对给老哥却未开口的山歌,千里迢迢来阳朔喽 喽喽喂 孤筏独漂遇龙河喽 喽喽喂 还请船哥你莫笑喽 旅人心事那堪歌 诶
— Day4 —
世外桃源名自陶渊明的传世文章,位于阳朔西北约20公里处,因地而建,园中以展现壮、侗、苗族原始风情与陶渊明生平诗作为主。楼台廊阁还算别致,游览以游船和步行为主,园不大,各个参观点充斥以特色文化为卖点的手工艺品的销售,虽然能够理解,但还是让人有些倦怠。
因明日一早要奔回桂林市区,第四日行程草草。也得幸于此,刚进入阳朔县城,但见乌云乍起,雷声声隆隆,紧赶着步点跑回客栈,但听得雨声大作,如此一下便不见停歇。担忧着明天的行程,挨着辘辘饥肠,外卖也已无人送了,只得冒雨去临街小超市买得方便面充饥。既然出不得门,便以整理照片打发时间了。
— Day5 —
早上9点未见雨停,只是小了许多,窗外的漓江水了许多,原本见得到的部分岸边草地,已经没入江中,江水混着泥沙,滚滚黄流,让人以为身在甘陕。计划还是要进行的,退房撑伞在街上,拦了输出租车去到阳朔北站,搭直达车奔向桂林。
住处原本已经订好的,放下行装已是中午,地图上定位目的地靖江王城,便出门,沿路吃了点东西。靖江王城坐落于桂林市中心,朱元璋称帝封藩时,将其侄孙朱守谦封藩于桂林,称靖江王,王城就是靖江王的王府,王府内共世袭了14位王爷历时280年。王城南北长556米,东西宽355米,占地面积19.78万平方米,因广西师范大学用址于此,如今可游览区域差不多有本分之一多一些。如果大家还是没有个具体的概念,可以故宫为对比,故宫南北长961米,东西宽753米,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。总占地面积不到故宫的三分之一,可浏览区域更是小之又小。比故宫有过之的似乎只有票价了,散客自购130元,算是比较贵的了。
— Day6 —
桂林市区两日游荡,都是人文景观为主,主要是时间所剩不多,无法去向远处。两江四湖以船游为主,沿途会见得大象饮水的象山,再者印象深刻的便是更各各样的桥了,现代的铁索桥,欧式石桥,中式古典拱桥,甚至玻璃做的桥,每一座桥代表着一种时间,一种文化。至于这种混搭风,是不是适合便是见仁见智了,小子不便多做主观臆断了。
七星公园,游的甚是草草,也许是被自然的山水给灌醉了,见得眼前的人文建筑,总是提不起兴致。既无兴致,也便不在多言了。
— Day7 —
桂林行体会是,桂林之美美在山水,桂林山水之美,美在自然灵秀。
不似北方的那种雄浑壮阔,欲窥之,需登得万仞之后的极目千里,北方的山水之美是有距离感的。而桂林山水之美,是亲切的,就伴在你左右,无需登高远眺,便已在画中,甚至你本身就已经是自然画卷中的一笔景致了。
至于桂林的风土人情未得深入,非长住相融,所以不得体味。人文建筑,几乎都是后人仿古,文化沉淀不够,加上景区通病商业植入过度,就稍感乏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