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得高原已有五日,不在每夜难免,反而变得疲倦嗜睡,完完全全的醉氧症状。即便如此,脑中的高原雪域还是清晰深刻的不可磨灭的。藏行贰日的时光,多是在林拉公路上度过,印象深刻的,便是初次体会五千米海拔的米拉山口,和并不美味的藏香猪。

藏行贰日的目的地是林芝市,出得拉萨市,沿318国道一路向江,约150公里便到了米拉山口。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,是川藏公路南线中海拔最高的一处,站在山口,山风劲吹,蓝天白云下,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,连地接天,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。而米拉山亦称“甲格江宗”,意为“神人山”。在工布江达县境内,是拉萨与林芝地区的分界山口,也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,同时还是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与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的自然分野,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,米拉山以西地区,气候干燥寒冷,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,植被茂盛。

山口处,矗立着两大一小,三头雪域之舟西藏耗牛铜像,乃现今唯一地标。原是石雕,立于圆形石基之上,旁竖一碑,为福建泉州市援建,不知何故成了现在的样子。

过了米拉山口再向东南行,一路海拔渐低,植被渐盛,高反也愈发轻微,途中遇到一路长头,拜向大昭寺的藏民。听导游讲,其中有来自川、滇藏区的人们,他们一路西行,少则数月,多则数年,以一次次匍匐,用自己的身长丈量来路,用长头来深刻自己对佛祖的虔诚。那一刻,我这个异乡汉人,被这一信仰之力震撼的头皮发麻,岂止是振聋发聩。

午餐较晚,在工布江达县一个藏族风俗村中,传说中的藏香猪言过其实,也许是做法的问题,肉质干柴与美味不着半点边际。而后的行程,本是巴松措,在导游藏行看三措,无必要一措再措又措的理论下,换成了一个叫作卡定沟的小景点,卡定沟在藏地也算是清秀独特了,翠竹巨柏石崖瀑布,但这种风情在内陆两湖、两广、云贵、徽川普通普遍的很,转了一圈出来,多数同游都未见兴致。

草草上车,一路林芝入住八一镇。其间小插曲是上厕所,需花两元钱,不分大小号,从此藏行多了一项消费,撒尿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