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行伍日,终于得见久违的西藏大美,纳木措。

出门前,天空阴郁,一路担心错失美景。满心惴惴前行,中午十一点在当雄县城吃午餐,依旧的四川人开的饭馆,菜色只算将就而已,再次前行,不远便到了那根拉山口,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,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,昨夜刚下过雪,在白雪的映衬下,山口的玛尼堆上挂满的经幡分外鲜艳。站在山口,遥望四野,深谷巍峰苍天公路,相映成趣。心里顿时会涌起雄浑、苍茫、辽阔的感觉,而从山口向北望去,远远的一弯碧蓝,那便是纳木错了。过了山口,继续前行不久,天空豁然开朗,也许是高高的唐古拉山脉将一片阴郁挡在了身后吧。之后又行车一个多小时,便达目的地。

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,是西藏第二大湖泊,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。湖面海拔4718米,形状近似长方形,东西长70多千米,南北宽30多千米,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。纳木措最深处超过了120米,蓄水量768亿立方米,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。纳木措为藏语,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,都是天湖之意,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。

公元十二世纪末,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,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,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。信徒传说,每到羊年的时候,诸佛、菩萨、护法神集会在纳木湖设坛大兴法会,如人此时前往朝拜,转湖念经一次,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,其福无量。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,前往转湖。这一活动在四月十五达到高潮。纳木措湖畔玛尼堆遍布。如有教徒经过这里,总会投下一颗石子。这个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,每年都吸引着西藏当地和青海、四川、甘肃、云南的教徒们迢迢千万里,完成艰辛的旅程,来转湖朝圣,以寻求灵魂的超越。

下了车独自沿湖畔前行,满眼蔚蓝,湖光天色,如果不是那远远的一线雪峰相隔,蓝天与湖水便融为一体了,让人分不清那里是天空那里是湖水。转过一个弯,决定爬上岸边的一座小山,看一眼天湖的辽阔,虽然这个决定有点冒险,在4718米的地方,做爬山这种体力活确实不太明智,但为了看一眼大美。

好不容易爬上山顶,坐在崖边以世人的眼光看着湖畔的另一群世人,他们在忙着摆姿自拍,偶尔有一两个坐在岸边大石上,对着湖水发呆,是啊这样的天地,发呆是最聪明的享受与融入,如果我不是个异乡人,如果我只是这湖边的一块石头,十年、百年、千年的伴着这样一片圣洁的蔚蓝该多好啊。可我终将离开,在一个又一个月月年年的惯性劳碌之后,我是否还会记起你?这一湖蓝天呢?虽然相逢短暂,可是我开始依恋你了,纳木措!就如果活佛的诗中写道。

那一年,磕长头匍匐在山路,不为觐见,只为贴着你的温暖;那一世,转山转水转佛塔,不为修来世,只为途中与你相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