婺源之行此前已有三次,皆是春季,为赏花而去,这第四次为的不是花,而是淳朴农家屋顶檐下,那一匾匾五彩缤纷丰收果实,篁岭晒秋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,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。在湖南、广西、安徽、江西等地山区由于地势复杂,村庄平地极少,居民便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、挂晒农作物,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。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,经由后人意化便有了晒秋这个称呼。今天由于社会的发展,村民生活的改善,多数地区晒秋习俗趋于淡化,目前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和安徽歙县霞坑镇石潭村,还依旧保留着晒秋习俗,更发展成为农家喜庆丰收的“盛典”,成为“最美中国符号”之一。

北京西至九江约一千三百公里,经G56高速由九江站至篁岭约二百五十公里,三个小时的车程之后进入篁岭景区。因篁岭村在山间,还需要乘坐五分钟左右的索道才能进入,其实也有陆路,应该是为了收益吧,游客是不得而入的。

篁岭地处石耳山脉,面积十五平方公里,属典型山居村落,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。篁岭因”晒秋”闻名遐迩,村落“天街”似玉带将精典古建串接,徽式商铺林立,前店后坊,一幅流动的缩写版“清明上河图”。古村周围古树环抱、梯田簇拥,因时岁尾万花皆休,未曾得见传说中四季花海的惊艳,然青翠尤在梯田盘绕,也是另一种美感。

夜宿小镇,聚餐洗漱之后,已近次日,小睡四个多小时,启程石城村,观日出烟树。到达时已有大批游客,昨夜有雨,踩着满脚泥泞,转遍山坡只为定格一个美艳的风景。八点半又有晨雨落下,转入山林十三公里徒步向着长溪村。

此次经验是,对于户外爱好者,十一月下旬甚至月底出行更佳,既欣赏了晒秋盛景,徒步时山路间溪水旁也能见得灿黄艳红,无论休憩心灵或是摄影采风,更见风味。四行婺源,时间早了。

四行婺源,去年丢失了回程车票,此行下车时丢了手机,真是黯淡之行啊。牵挂太多在意太多,自己也就马虎起来成了二货,不似之前团队间又能保持自己,全程少有认真看过风景。实在无法更多描述,未能投入的行程,硬拗就是瞎编了,总之遗憾有之。